京城的春末夏初,天朗气清,莺声燕语,绿树青葱,湖泊翁润。
今日正是四月二十四日,昨日殿试钦定成绩,今日皇帝赏宴,一甲前三名要骑御赐的高头大马游览京城,向世人彰显大晋的英才,绕城一圈最后入皇宫赴宴。
这一次的三鼎甲尤为引人注意,尤其是探花顾清远,是此次殿试年纪最小的一位,以十五岁的稚龄蟾宫折桂,更因其惊才绝艳、丰神俊朗,被誉为“玉面顾郎”,风头甚至盖过了状元和榜眼,在场的女子几乎都是冲着他来的。
当日,顺天府派出了众多侍卫维持秩序,侍卫们甚至拿了长枪挡住街道两旁挤满的围观人群,可是仍然挡不住群众们膨胀的好奇心。无论男女老少,都蜂拥而出,准备好好瞻仰殿试前三甲的仪容。
没过多时,就有一队人马,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高举大晋旗帜开道,随后当先打马而来的,是一位年约而立的男子,眉目深邃,神态从容不迫;在他身后的是稍稍年轻一些的男子,相貌平常,可是面带和煦的笑容,令人观之可亲。
正是本次殿试的状元同榜眼。
而策马紧跟在二人后面的,正是探花顾清远。
他身着一身竹青色的素纹锦袍,腰系玉带、足蹬朝靴,在灿烂的日光中,愈发显得一张脸庞丰神如玉、光华熠熠,虽然年纪尚轻,可是气势却已然英气逼人。骑在高大骏马之上,说不尽的长身玉立、风华朗朗。
在场的女子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了一声轻呼。渐渐地,不知道是谁起得头,姑娘们顾不得矜持,纷纷把身上的荷包、绣帕等物朝顾清远扔过去,一时间漫天飞帕,香气弥漫。
顾清远目不斜视,不疾不徐地跟在前面二人的身后。可是走到一处小楼边,他却忽然停了下来。
顾清远抬起头看向小楼上的那个带着帷帽的女子,仿佛二人是有心灵感应一般,那个女子也正看向他。四目相对,顾清远忽地展颜一笑。
这一笑端得是容姿端朗,似乎春光都因他这一笑而变得明媚。在场的人自然注意到了,便顺着顾清远的目光看过去,恰好看到那个女子将手中的绣帕抛给了顾清远。
一张翠色的绣帕极轻,在空中飘飘荡荡,顾清远伸手去抓,却不料在帕子抓入手中之后,身子却越探越偏,猝不及防地就栽下了马去!
……
顾清远忽的一下翻身坐起,喘着粗气,胸口不停起伏。他一拭额头,拭了满手的冷汗。
他怔了片刻方才松了口气,复又躺回床上。想起方才那个梦,他再难入睡,于是便睁着眼睛想事情。
刚刚的梦,真切的像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一般。虽然小楼之上的那个女子并没有摘下帷帽,可是心中有一个声音告诉他,那就是陆欢歌。
……可是,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如此笃定,那人就是陆欢歌。
自己又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
想了半天也未果,顾清远索性起身了。顾家崇尚寒窗苦读,是以他的朗月居内一个侍候的丫鬟也没有,唯一的小厮顾迟也只是在他外出之时跟随,平日一应事务,都是他自己亲力亲为。
顾清远收拾妥当之后,便在院中练剑。国子监要求文武双修,他自然也不例外。谁知他不过刚刚练了一招半式,就见院落门前探出一个脑袋:“大哥?”
是顾汶迪。
顾清远收了剑,对着顾汶迪微微笑了笑:“你今日怎么起的这么早?”
顾汶迪不接话,反倒碎步蹭到他身边,神色有些忸怩,嗫嚅道:“那个……大哥,我有事要告诉你。”
看顾汶迪这幅模样,顾清远就知道她要说的必定不是什么好事。果然,顾汶迪将昨日在齐国公府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顾清远,不过就是隐去了自己说的那句“顾家儿媳妇”。
顾清远越听脸色越沉,顾汶迪偷偷觑着大哥的脸色,心中正在庆幸,好在自己方才并没有全部招了,就听耳畔响起顾清远微微带了怒意的声音:“汶儿,你给我说,是谁把顾陆两家有议亲的打算说出去的?”
顾汶迪脸色一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