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最后一战的完全成功,贾诩除了颜良麾下的三万铁骑未曾动用外,调动了原冀州麾下的几乎所有铁骑;分别由赵云、张绣、韩晃、高览各率一万铁骑,在隔日由关羽、张颌统领的步卒发起攻击幽州军大营行动后,分四路全力突击幽州军的大营。同时,贾诩还另行准备了五千铁骑由张飞统领,作为最后的追歼残敌之用。贾诩此战是下了最大的决心,准备一战完全的击溃当面的幽州军。从贾诩调军、布局的整个安排上,也充分体现了其狠辣到绝不给对手留下任何还手机会的惯常做派。
一马平川的幽燕大地,两军的对决可资利用的外部条件太少,所有的水淹、土埋、伏击、火烧等等利用自然条件的战法均毫无用武之地。基本上就是要完全的凭借军旅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进行绝对实力的强烈碰撞。可能也就是基于此种原因,有史以来在民风上始终是北强南弱,出现南北对恃的局面一直就是南方被北方压着打。
在民族的历史上,有着几项仿佛是具有很大惯性的潜规则:其一、西高东低。往往西部的蓄势之能要高于东部,也就是所说的‘王者之气’西部要旺于东部。其二、北攻南守。形成南北对恃的局面一直就是北主攻、南主守,南方被北方压着打。其三、守江必守淮。襄樊一线几乎成了南方的最后一道防线,南方如果淮河一线沦丧,那么几乎就等于被宣布了覆灭;过江好像也就成了轻而易举的事。
隔日的徐州军进攻开始后,幽州军方面仿佛已经麻木了似的一如既往的由牵昭坐镇总督着正面战场上的对决。然而,正面的两军接触后不久,就分别从左右两翼各有两支数量万骑的铁骑恍若四支利剑一样向幽州军的屯军大营冲来;一时间千军万马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幽州军的大营涌去。令大地都在颤抖的铁蹄飞踏间扬起了遮天蔽日的征尘,恍若翻滚着的张牙舞爪的怒龙一样具有着摧枯拉朽的不可阻挡之势!
原来一直统率着并州铁骑给牵昭打着接应的田豫此时已经彻底的手忙脚乱了!由于多支铁骑的并行突击、再加上多日的鏖战下来幽州军已经疲惫异常的反应有些迟钝,数支铁骑已经破寨而入幽州军才在以高干、田豫为首的将佐们的呼喝下不成阵型、手忙脚乱的应战。铁骑突击的强烈震撼已经让幽州军几乎完全处于了麻木的状态,战局的最后结果也已经可以预知。
有一种最形象的比喻:被击溃的败军反应就像‘多米诺骨牌’的效应一样,往往会一泻千里的一发不可收拾。而目前的幽州军也就出现了这种效应,大营被攻破出现混乱的同时也牵动了营外正在同关羽所统帅徐州军酣战的步卒,营外的幽州军也在徐州军士气高昂的压制下开始了节节的败退;幽州军已经临近全军溃败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