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小书包 > 宋风 > 一些说明

一些说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一个很偶然的场合下,我读了一本盗版《明》,这部小说彻底感动了我,也使我改变了对网络小说的看法,后来才在互联网上看到了更多更优秀的作品,心动之余便有了《宋风》。

一开始我也认为写这样历史题材的小说相对难度会比较低一些,但初稿等我写到五万字的时候就不是那个味道了,写不下去了,没有办法就推dao重来,大家看到的就是我的第二稿。

我手里肯定会留有一点儿存货以压箱底的,大约是两三万字的样子,这也是为了今后写作的时候可以留有一些修改的余地。不过就一天五千字的更新速度来说,这也不算是慢的了。我是作者的同时也是个读者,我很清楚读者的心理,所以才采用了这种以五千字一章的发布方式,一方面我认为一章两三千字的小章节对于情节的展开有很大的限制;另外一方面是因为我在当读者的时候总是希望作者能够发多点,这样读起来也痛快点,所以才采用了五千字的章节布局,如果不是小弟码字的才能有限,我倒是很喜欢采用万字章节的规模,不过那样就要改成两天一章的更新速度了。

关于选择切入的时机,我想这是一部架空历史小说最重要的部分了,这个时机直接决定了小说的主角是走上帝王之路还是做武安国那样的历史影响者。我的性格决定了我不打算让主角成为一带帝王,况且正如我在小说中写得那样:北宋几乎是没有造反者的空间的。所以我让王静辉走上历史影响者的道路。

主角切入的时间选在了英宗刚刚继位的时代,这也是我考虑了很长时间的。我曾经仔细的阅读过《新宋》,阿越老大也就成为继酒徒之后我的第二个偶像。我对于熙宁变法是北宋的一个转折点同样好不怀疑,但我认为朝堂之上的政治环境在变法过程中迅速的恶化,以至于王安石和司马光都已经到了失去理智的地步,更不要说在这场变法当中有多少兄弟父子因为这场变法而分道扬镳。变法进行的初期王安石就利用了社会对他的期望和英宗急于求成的心理迅速完成了“一言堂”的建设,以后随着变法深入而引起的各种争论使得新旧两派把国家和百姓的利益当作儿戏,全力投入到权利的争夺之中了。后来又发生了“乌台诗案”这样恶劣的时间,这就埋下了旧党日后对新党疯狂报复的引子。应该说,放在历史的长河里看,苏轼还是幸运的,如果他早生几年落在五代的武夫手里,或者晚生几年落在蒙古人的马蹄下,可以肯定地说,他就没有机会发明东坡肉了。只是,有着历代最宽松的政治文化的宋朝,自乌台诗案之后,改革越来越变了味道,改与不改,只是两派或者多派势力的权力角逐,直到蒙古人把最后一个小皇帝追得跳了海。

北宋上层建筑的恶化直接导致了这个可爱的朝代的迅速衰落,如果没有熙宁变法的话,我认为北宋挺到金朝灭亡应该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的,当然这也只是我一点儿粗略的看法。根据这个原则,我在第一稿的四万字的时候就把王安石给毙了,可想而知这样的作品注定是失败的。无论《宋风》怎么写,我只想给大家带来一个与其他作者笔下不同的宋朝。

在《宋风》中有许多地方是与真实历史有出入的,如英宗赵顼的年龄我的设定要比历史上大上四岁左右,这也是为了使故事情节更容易展开的做法。相比之下我十分佩服阿越老大极为深厚的历史功底,这一点就是我拍上两匹马也做不到。

我读宋史的时候是在十五六岁的时候,那个时候读书不求甚解,到好来我又是工科学生,所以请大家原谅容忍我历史功底浅薄的缺点。我现在写《宋风》所参考的书籍是《宋史》、《宋史演义》、《汴京风骚》等书,我只能说是尽力做到合理的写作,因为我现在对架空历史题材的小说都有些敬畏了:蝴蝶效应使得作者几乎就要根据历史人物的性格重新构建一个新的历史时代,这是一项极为庞大的工程。我在《宋风》的写作过程中也是战战兢兢,以前看书拍砖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轮到自己要承受读者的质疑,这种角色转换有点让我诚惶诚恐……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积极支持《宋风》,我不想采用两三千字的小章节来提高点击,所以只有摆脱各位书友今后多多支持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