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之事皆有因果。
当初母亲同父亲相遇,是为因,而今这一切,便是果。
谢姝宁握着宋氏的手微微一紧,她知晓宋氏看不见自己,便不曾忍住,面上露出一抹苦笑来。若有机会,她多想回溯到过去,让舅舅不要救他,不要让母亲嫁于他。
然而老天爷并没有给她这样的机缘,当她睁开眼,他们便已经走在了上京的路上。
迎面而来的,是昔年梦魇,避无可避,只能迎头而上。
她轻声说道:“娘亲只管说来便是,旁的皆不必挂心。”
“他回来的事,长房那边可是已经知道了?”宋氏反手握住了她的手掌,“你三伯父几个,焉会眼睁睁看着他出事。”
谢姝宁淡然道:“三伯父是聪明人,不该管的事,他断不会插手。”先前谢芷若那一出,必然在谢三爷心里留下了无法磨灭的阴影。许多事,并非他一人就能掌控的。人算不如天算,算无遗漏的,哪里还能是人。
谢三爷撑着副凡人皮囊,没有好处没有万全把握,他为何要出面帮谢元茂?
“……阿蛮。”宋氏看不清她面上神色,只紧紧抓着她的手,有些焦躁地道,“到了如今,为娘反倒不知该怎么办了……”
谢姝宁微怔。
宋氏蹙着眉,语气急促:“娘亲若只是孤身一人,自是什么也不必怕,恨极了杀了他也就解恨了。后果如何全不必思虑。可你们兄妹怎么办?”
她对谢元茂的情意早在日以继夜的冷漠中慢慢消散了,她过去曾经有多爱他,而今便有多厌他。
甚至于,她只要一想起在惠州谢宅里度过的最后半个时辰,便忍不住浑身颤栗。
她也怕极了他。
事到如今,她跟谢元茂重新身处一地,对方犹如砧板上的鱼肉,可以任凭她宰割,这一瞬间。她却失了决策的能力。
宋氏的面色渐渐难看了起来。
谢姝宁一点一点回过神来,缓缓靠了过去,如幼年时一般,腻在了她怀中,将头靠在她的肩膀上,忽然问道:“当年的事。阿蛮都还记得清清楚楚。娘亲明明有离开谢家的机会,却始终未曾离开,皆是为了我们兄妹。”
“可不是,换了女儿处在娘亲这个位置上,必定也是不敢离开的。潇潇洒洒拂袖而去,从来都不是难事。可我跟哥哥,娘亲是万万无法带走的。”前世十数年。自母亲去世之后,她一直不能释怀,一直都怪着母亲,甚至不惜在睡梦中责备母亲。直到这一世,她方才明白娘亲的心思。
她忍耐着,日复一日地忍耐着,不过全是为了他们兄妹二人。
这世道对女人太严苛。容不得她们肆意。
谢姝宁徐徐道:“娘亲休怕,到了今日。咱们还有什么可怕的,不过一拍两散罢了,我跟哥哥自然也是跟娘亲一道走。”
“不成,你的亲事你哥哥的亲事,这都……”宋氏闻言脱口道。
然而话未说完,已被谢姝宁清晰打断:“不会再有比眼下更差的局面了。”
娶妻嫁人,除了往高门寻,难道便没有别的法子?
婚事,要的是琴瑟和鸣……
宋氏沉默,良久方道:“那我们,便走吧。”
顿了顿,她已面色如常,直起腰坐直了身子,摸索着拍了拍谢姝宁的手背,吩咐道:“去,让人准备了笔墨。”
谢姝宁温顺地颔首,起身站定,帮她掖了掖被角,转身吩咐玉紫让人去取笔墨纸砚来。
玉紫应声而去。
谢姝宁背对着宋氏,猛地听到她问:“印公此刻可还在府中?”
“嗯?”谢姝宁微愣,“应,应当已经走了。”
宋氏舒了一口气。
谢姝宁不由诧异:“可是有什么不对劲?”
宋氏摇了摇头,苦笑了声:“印公先时曾提过,要宰了他。我听着,倒不像是玩笑话。”
谢姝宁:“……”
她都有些糊涂了,母亲当年究竟对汪印公有何等恩情,竟能叫他在时过境迁这般多年后,仍鼎力相助。
“早前只觉印公位高权重,不宜结交,后觉得他是个怪人。不曾想,他原是个这样体贴周到又嫉恶如仇的人。”宋氏叹了声,“只是这到底是家事,若牵扯了印公下水,难免是给他添麻烦。”
汪仁待她太过周到细致,怕就是宫里头早些年的那些个主子们,也没受到过这样的待遇,宋氏胆小,不觉忐忑。
谢姝宁则望着母亲,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她原本还在想,该不该将汪仁对谢元茂下了狠手的事告诉母亲,而今看来,是说不得的。
何况汪仁的性子诡异至极,叫人根本无法琢磨,她可不敢在他的事上,多加置喙。
于是她只拣了几句好听的话,让宋氏放宽心,不必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