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世为人,却一口气做了半辈子的小丫头。
谢姝宁微笑着拢了拢身上的狐裘,收回落在母亲身上的目光,透过小窗往马车外望去。
才出了正月,冬雪未消,地上总是湿哒哒的,太阳也晒不干。但远目看去,枝头上已隐隐有了新鲜的翠色,绿芽微露,虽只寥寥几星,也昭示了春日的步伐渐近。
天依旧还是很冷。
宋氏比她还要惧冷,裹得极厚实,双手更是从不离手炉。
坐在马车上,她亦忍不住道:“到了冬日便盼春日快些到,可京都的春天转眼即逝,还没舒坦上几日,天气就又灼灼烧了起来,像只大火炉。好容易凉快了些,马上这冬天就又来了。”说着话,她不禁长长叹了声,“还是延陵好。”
她生在延陵,长在延陵,根始终只能是属于延陵的。
江南的春色,炎夏的清爽,秋高时节带着蟹爪菊香气的风,冬日潮湿却鲜少落雪的天,无一不叫她思念。
谢姝宁静静听着,便不由想起前一世母亲直至最后,也未能回江南去看一眼。
“娘亲,得了空,我们便回延陵去住上几日吧?”宋家老宅就在延陵,府里虽没有主子住着,但日常有人照看,打理得干净整洁,若她们有意,随时都能回去小住。谢姝宁又想起自己也是少小离家之后,便再未能回去过,忍不住提议道。
宋氏闻言却笑着摇了摇头:“一来一去,路上便要耗上许久。不方便得很。再者,舍了你父亲自去上任,我们却收拾了行囊去延陵,这像什么话?”
如果宋延昭依旧还住在延陵,也就罢了,可如今延陵宋宅里头根本没有宋氏的亲人,她回去做什么,不过是与人贴话柄。
谢姝宁一想,的确如此。讪讪作罢,心里则想着,不论如何,这一世终归是要回去看看的。
思忖间,马车已驶出老远。
舒砚的马车走在前头,在他的催促下。更是脚下生风,跑得飞快。
好在冬日街头人烟稀少,谨慎些便不会冲撞到旁人。
马儿在冷风里行了奔行许久,载着他们到了善堂门口。
因才开始动手修缮,善堂此刻还看不出模样,只有个雏形而已。但气派已有了。
谢姝宁搀着宋氏一道下了马车,跟着舒砚往里头走。
管事的工匠是冬至亲自挑选的人。性子憨厚老实,知道这里将来是要做善堂的,主人家又不缺银钱,便也尽往好了做,用料工具皆挑了结实又牢靠的。
谢姝宁看了一圈,觉得不错,同她心中一开始所预想的。出入并不大。
宋氏瞧着也高兴,连连夸谢姝宁跟舒砚这一回做的好。干的是实在事,积福的。又言要亲自写信去告诉宋延昭,好好夸一夸他的儿子。
这话听得舒砚难得羞怯起来,推了几句让她万不要再夸,都是谢姝宁想出来的主意,便匆匆跑开,去寻冬至询问具体事宜。
宋氏指着他跑远的背影直笑,道:“倒是个禁骂不禁夸的。”
谢姝宁也忍不住跟着笑。
母女二人谴了管事的自去忙碌,在还未开始修葺的后院里缓步前行,商议着这块能用来做什么,那块地倒不如挖个小池子,养些能吃的鱼。
说着话,宋氏忽然道:“覃娘子辞了长房的差事,如今也不知去了何处,去岁冬上写来的信上可有提及?”
谢姝宁挽着她的胳膊,想也不想脱口回答道:“说是能教的都已教了,再留下去也无意思,倒不如云游四海,上回那封信上说是人在琼州,这会便不知又在何处了。”
“她做人倒真是一绝,随性得很。”宋氏语带艳羡。
哪像她们,皆被世俗给束缚住了。
谢姝宁颔首,赞同的附和了几句。
前世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覃娘子挥别了众人,轻车简装离开了京都,从此便再没有回来过。
母女俩就着覃娘子的话题又说了几句闲话,便不再提了。走了一圈,宋氏因穿的厚,有些疲惫。恰好舒砚那边使人来请谢姝宁过去商量事情,宋氏便道:“你去忙,我在这歇歇。”
谢姝宁点头,一边想着等回去了要让鹿孔好好为母亲看一看身子,好好调理调理,一边快步去了舒砚那。
她走后,宋氏自在那歇了片刻,缓过劲来,看看时辰,怕谢姝宁跟舒砚俩人忙忙碌碌的来回操劳饿了,便打发了人去马车里取带来的点心,送去给他们垫垫先。
婢子应声而去。
宋氏站在那,举目四顾,蓦地瞧见院子后头似还有一处地方,不由问道:“后头是做什么用的?”
随行的几个都是头一回跟来,哪能知道,桂妈妈亦不知,摇头道:“远远瞧着,倒像是个园子。”
里头还有几株掉光了叶子光秃秃的树。
宋氏笑了笑,“过去看看吧。”
善堂的事,她也很上心。
正巧如今谢元茂走了,她瞧什么都觉得有意思。
一行人就往那边走,到了近处一看,地方并不大,除却几棵树外,荒凉得很,又逼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