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小书包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三百九十二章 四道难关(一)

第三百九十二章 四道难关(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深知中美两国巨大差距的胡卫东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尽其可能努力工作,一点点地缩小这个差距,而眼前的这一良机更是绝对不能浪费。中福国际这次在美国大采购的总金额不下20亿美元。以可比价格计算,甚至要超过历史上新中国建国后在整个50年代从苏联和东欧国家引进技术设备(包括但不仅包括那56项重点工程)的总和,何况当时苏联卢布的汇率有很大水分,毛子机器设备的售价也不公道,纵然账面上算下来超过40亿美元。也绝对无法与现在这20亿美元砸下去的效果相比,毕竟现在美国仍未从97年经济危机中走出,除了军工方面限制多了点、价格也不便宜之外,那些民用机器设备的价格甚至是比正常价格还要低廉不少的。

何况与历史上中国缺乏专业人才,导致不少引进的机器设备和技术人才都有很大问题,比如抗战末期苏联从东北拆走的机器以高价又卖了回来,中国这边一生产日期居然是四五十年前生产的,又比如一个普通的苏联熟练工人就被当成专家供起来,结果没能提供多少帮助,反倒让我们走了不少弯路,而现在有胡卫东这个从后世穿越过来的专家掌舵,这类尴尬的情况自然减少了很多。更重要的是,深知历史发展方向的胡卫东一般来说(除非有特别需要)不会引进那些会在不久之后便淘汰掉的技术和相应机器设备,这就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浪费

一下子引进了这么多好东西,赤色党上下无不欢欣鼓舞,但胡卫东在欣喜之余,却率先意识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突然增加了这么多机器设备,对于管理、技术人员与合格工人的需求该有多么巨大?其中管理与技术人员相对还容易解决,毕竟需要的人数相对较少,前者边区一直在大量培训,再加上部队退役转业(注)的干部,暂时问题还不算太大,而后者一方面中福国际这两年里一直在大量培训美国的华人华侨青年,而陈嘉庚等南洋华侨企业家也纷纷将技师与技工送到美国委托培训,这批人员之中又有很大一部分在学成之后响应祖国的召唤回到国内支援抗战,多少缓解了一点燃眉之急。

另一方面,中福国际还直接大量引进外国的技术人才,反正现在中福国际比任何时候都更有钱,事实上这次大引进期间中福国际光是为了引进人才而直接花费的美金就超过亿,而如果将国内向其提供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也算进去的话,总额不下5亿美元(当然这笔钱不是一次性支付,而且只要用不到外汇,中国毕竟地大人多,牙缝里省一省还是省得出来的。),一共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引进科学家、工程师与高级技工合计逾0万人,极大地增强了边区的科研与技术力量。不过,这些人才和以前一样都只是一段时间(不算少数最终留下的,平均年左右。)内聘到中国工作,他们的国籍并没有改变,加之由于中国战乱和列强政府的阻挠,这些人才的家人很少一起跟着前往中国,因此将来其中的绝大部分人总还是要回去的,所以这招只能救急,最终还得依靠中国自己的科技队伍,而且为了挖来这么多人,付出的代价也着实是太大了一点,但不管如何,问题终究还是得到了解决

注:因为伤病或者违纪等其他原因,只要不是严重问题,胡卫东一般来说还是会尽量珍惜人才的,部队里面呆不下去的话,可以到地方政府、企业或者学校里工作,反正十五集团军的军官普遍文化程度是比较高的。(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