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小书包 > 大秦之帝国再起 > 第二百七十六章:战场之上

第二百七十六章:战场之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双方现下投入厮杀的部队是桓楚大约是两万、项梁三万,真正展开厮杀的地方也被限制在桓楚军营的第一道营盘。

在其它方向,桓楚还有两个营盘有各自一万士兵做好厮杀的准备,他们是在左右两边离主力营地大约三里之外的小矮山和池塘边,桓楚需要考虑的是什么时候让左右两翼的营盘出兵。

项梁作为进攻方部署的兵力比较多,正面的三万攻打桓楚第一道营盘的同时,左右两翼的兵力,一方面牵制桓楚整个掎角之势的营地,另一方面是随时都可能扑向正在攻打的营地。

同时,后面项梁又调出三万的士兵在己方营盘之前在调整队形,这三万士兵中有八千人身上的穿戴与之旁人不同,他们除了土黄色的战袍之外大部分身穿皮甲少部分穿着铁甲,最为特殊的是有两千人手里的兵器是铁质的剑和一个朴盾。

这八千人既是项氏暗中训练了许久的“子弟兵”,那些拥有铁甲和铁质兵器的士兵该是项梁手中的精锐王牌?

铁器啊,这是比青铜高一级别的时代产物,且看已经列装,那么项氏肯定是掌握了较为成熟的炼铁技术?

差不多吧,楚人在战国时期确实是最先使用铁质兵器的国家,他们使用铁质兵器的历史可以追究到五霸时期,在当时铁器被称呼为恶金,概因铁质的东西太容易生锈了。不过后面赵国、齐国、魏国、燕国也跟上了楚国的脚步开始使用铁器,秦国到了战国后期变成了最特殊的一个国家,一直还在使用青铜兵器。

那时候几个使用铁器的国家,他们的治金水平真的能够成熟的制造铁质的兵器了吗?不,这可不见得,战国时期的铁质兵器虽然比青铜更加锋利,可是依然还是拥有易脆、易裂等缺点。

现在,项氏武装起来的铁器士兵手中的兵器呢?

桓楚站得高看得远,他再次看到项梁那边大概有三万大军压上,下令:“第一道的守军后撤。”

在第二道,桓楚军早早排好了队形,他们吸取第一道防线的错失也对拒马、木栏等障碍物进行了更改,使整道防线总算有点该能阻挡敌军进攻脚步的样子。

桓楚麾下的士兵是依靠血勇之气作战,拼的不是集体的力量而是个人,基本上从开打之后就没有什么战术,这样的军队得到后撤的命令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是的,无论喊叫什么“徐徐后退”“且战且退”都没有用,听到鸣金声早就受不了的士兵立刻撇开脚丫子就向后跑,他们可管不了许多,特别是防线崩溃后大量的袍泽被杀,不少人觉得手里的兵器碍事立刻丢掉,逃得那个叫……畅快淋漓或许不合适,但真的是这样。

对于第一道防线的溃退桓楚似乎没觉得意外?他甚至眼睛连眨一下都没有,只是一直扫视左右两翼的楚兵。

第一道防线的桓楚军崩溃之后,楚兵追杀了一段距离也被后面的鸣金声喊停并后退。

不是项梁不知道什么叫掩杀之势,而是第一攻击序列的士兵也就那个样子,打了半个时辰没有体力不说,这些士兵可不是秦军那种士卒,说到底就是一帮打起来没组织、没纪律、没集体的“三没”部队,掩杀过去最可能的结果是被桓楚第二道防线挡下,而后因为过于突进陷入重围被吃掉。

要知道两人都是旧楚的将军,算是一个体系的同类,楚国将军的用兵手段哪怕个别的氏族有自己的“秘笈”,可是数来数去也就那么几样,桓楚知道项梁的用兵,项梁又如何不了解桓楚的手段。

见到楚兵也鸣金撤兵,左右两翼的楚兵也没有趁机袭来,桓楚没有觉得高兴反应有点失望。

中央突破也要看实际情况,桓楚明知道第一道防线的士兵得到后撤命令会崩溃依然那么做,就是想让那些崩溃掉的士兵将楚兵引进第二道防线的包围圈,可是项梁很冷静没有上当。

项梁呢?他见到桓楚营中的第二道防线兵力在运动也松了口气,他刚刚就是看到旗帜的移动发现不对劲,现在桓楚再次调动兵力说明刚才真的有布下陷阱,那么撤下疲惫之军的举动就是正确的。

麾下的士兵互相厮杀,两军的主帅动脑筋拾遗补缺,且不论战场之外的图谋与算计,战场上一个防守一个进攻,还真有点棋逢敌手的样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